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耳部疾病 > 中耳炎 > 揭开诱发儿童中耳炎的“神秘面纱”
儿童中耳炎发病率较高,在儿童耳部疾病中占首位,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表达能力不强,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,一般说不清楚,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疾病,延误病情。
诱发儿童中耳炎的“神秘面纱”
儿童罹患中耳炎远多于大人,这是因为儿童耳咽管比大人的短,而且宽,因此,儿童口腔、鼻腔的液体很容易返流到中耳腔,以致引起中耳感染。同时,儿童的抵抗力低下,也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,甚至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。儿童中耳炎发病率较高,而其中70%~80%是由感冒引起的。
如何判断儿童患了中耳炎
(1)发热:中耳炎往往伴随有突然发热,体温可升至38度至40度。
(2)耳流脓:如果耳朵中流出黄色、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,那么儿童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。
(3)耳痛:中耳炎是儿童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,儿童通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,不会表达的儿童常表现为烦躁、哭闹、夜眠不安、摇头或用手揉耳等。
(4)头痛:儿童患耳附近头部剧痛,不肯吃东西,哭闹,不愿入睡。
(5)听力障碍:具体的表现为,儿童可能要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,或者经常会要求你重复刚刚讲过的话。
小孩中耳炎临床过程分为四个阶段
早期(医学上称咽鼓管阻塞期):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、食欲减退,出现耳鸣、耳内不适等(小儿不会表达),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。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(医学上称鼓膜)内陷,中耳内有积液。
进展期(医学上称化脓前期):表现为发高烧,体温可达39℃~40℃,小儿哭闹不安、听力下降和耳痛,同时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,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。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、听骨红肿、外凸。
高峰期(医学上称化脓期):小儿高烧、拒食,严重者面色发灰、波动性耳鸣、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。检查可发现耳膜外凸,中耳内积脓。
后期(医学上称消散期):一般在患病4-5天后,小儿的体温下降,耳痛消失,可以入睡,但鼓膜破溃,脓液从耳道流出,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。
医生特别提醒:不是每个患中耳炎的宝宝都会有明确的四个分期,往往是难以分辨具体病期的,所以年轻父母不能硬套,重要的是提高警惕,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。
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16-2025 ALL Right Reserved. 注: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